围棋,作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棋类游戏,起源于中国,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,不仅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,如今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众多爱好者,它以其独特的规则、复杂的变化和深刻的哲学内涵,被誉为“棋类之王”,对于想要踏入围棋世界的新手来说,一份系统、全面且易于理解的围棋教程至关重要,本教程将从围棋的基本规则讲起,逐步深入到布局、定式、中盘战斗、官子等各个阶段,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围棋的技巧与策略,实现从围棋小白到高手的跨越。
围棋的基本规则
棋盘与棋子
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线交叉组成,形成361个交叉点,棋子分为黑白两色,黑子181枚,白子180枚,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,黑先白后,交替下子,每次只能下一子,棋子下在棋盘的交叉点上。
气与提子
棋子在棋盘上,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就是这个棋子的“气”,如果一个棋子的气全部被对方棋子占领,这个棋子就成为无气之子,要从棋盘上提掉,一颗单独的棋子有四口气,当这四口气都被对方棋子占据时,这颗棋子就会被提掉,而当多个棋子连在一起时,它们的气是这些棋子气的总和,两颗相连的棋子有六口气。
禁着点
棋盘上的某些交叉点,如果落子后,棋子立即呈现无气状态,同时又不能提走对方的棋子,这个点就称为“禁着点”,禁止落子,但如果落子后虽然自己的棋子无气,却能提掉对方的棋子,那么这个点就不是禁着点,可以落子。
胜负判定
围棋的目标是通过在棋盘上占据更多的交叉点来获得胜利,当双方的棋子把棋盘上的交叉点基本占满,没有可下子的地方时,棋局结束,计算胜负时,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数子法,即把双方的死子从棋盘上拿掉,然后计算双方在棋盘上的棋子以及所围的交叉点的总数,在中国规则中,黑方贴3又3/4子,也就是说黑方要达到185子才算胜,白方177子即为胜,在日本和韩国规则中,采用数目法,黑方贴6目半,通过计算双方所围的空的目数来判定胜负。
围棋的布局
布局的重要性
布局是围棋对局的开始阶段,一般是指从对局开始到双方棋子在棋盘上初步形成势力范围的阶段,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盘战斗的走向和最终的胜负,一个成功的布局能够为棋手在中盘和官子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,占据有利的地形,形成厚实的棋形,掌握棋局的主动权。
常见的布局类型
- 星小目布局:这是现代围棋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布局,星位棋子位置较高,发展潜力大,小目棋子相对较为坚实,这种布局注重速度和实地的平衡,能够快速展开局面,抢占要点,黑方第一手走星位,白方走小目,双方随后根据对方的应对选择不同的定式和发展方向。
- 中国流布局:由中国棋手陈祖德首创,其特点是快速在棋盘一侧形成阵势,对对方的挂角施加压力,常见的走法是黑方先占据星位和小目,然后在边上再走一子,形成一种富有攻击性的布局,中国流布局适合喜欢主动进攻的棋手,能够在布局阶段就给对方施加较大的压力。
- 二连星布局:黑方连续走两个星位,这种布局强调速度和外势的发展,二连星布局容易形成庞大的模样,对对方的打入有很强的威慑力,但也需要棋手具备较强的中盘战斗能力来守住和扩张自己的模样。
布局的基本原则
- 占角:角部是棋盘上最容易控制和围空的地方,因为角部有两条边的依托,棋子的气相对较多,生存能力强,所以在布局阶段,双方通常会先抢占角部的要点。
- 守边:在占角之后,要及时在边上进行守角或挂角,将角部的势力向边上扩展,形成更大的实地和势力范围,守边的方式有小飞守角、大飞守角等多种。
- 向中腹发展:布局不能仅仅局限于角部和边上,还需要向中腹发展,中腹虽然不易直接围空,但它是棋局发展的战略要地,控制中腹能够对全局产生影响,并且为后续的战斗提供广阔的空间。
围棋的定式
定式的概念
定式是围棋中在局部的常见下法,是经过棋手们长期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相对固定的变化,在布局阶段,双方在角部或边上的接触战斗中,会经常使用定式,定式的变化繁多,每一种定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场合。
常见的定式分类
- 小目定式:小目是围棋中非常常见的落子点,围绕小目产生了众多的定式,比如小目高挂定式,白方在黑方小目高挂后,黑方有多种应对,如托退定式、飞压定式等,托退定式注重实地的获取,棋形比较坚实;飞压定式则更注重外势的发展。
- 星定式:星位棋子位置较高,星定式变化相对较为快速和灵活,白方挂角后,黑方可以选择尖冲等手段,对对方的棋子进行攻击和限制,同时扩张自己的势力。
- 三三定式:三三棋子位置较低,直接占据角部实地,三三定式相对较为简单直接,通常以快速安定和获取实地为目的。
定式的选择与运用
在实际对局中,选择定式要根据全局的形势和自己的战略意图来决定,如果想要快速获取实地,可以选择一些注重实地的定式;如果想要在中盘展开大规模的战斗,形成外势,则可以选择一些偏重外势的定式,要注意定式与布局的配合,不能为了走定式而走定式,要考虑到定式走完后在全局的作用和影响。
围棋的中盘战斗
中盘战斗的特点
中盘是围棋对局中最为激烈和复杂的阶段,双方的棋子在棋盘上相互接触、战斗,争夺实地和势力范围,中盘战斗具有不确定性大、变化多端的特点,需要棋手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、判断能力和战斗技巧。
攻击与防守
- 攻击:攻击是中盘战斗的重要手段,通过攻击对方的孤棋,可以获取实地、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,同时迫使对方进行防守,消耗对方的时间和精力,攻击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目标,要考虑到对方棋子的弱点和自己的后续手段,当对方的棋子气比较少、棋形比较薄弱时,就是攻击的好时机。
- 防守:防守同样重要,当自己的棋子受到对方攻击时,要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防守,防守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棋子安定下来,避免被对方吃掉或受到过大的损失,常见的防守方法有做眼、整形等,做眼可以使棋子获得足够的气,保证棋子的生存;整形可以使棋形更加厚实,减少弱点。
打入与侵消
- 打入:打入是指在对方的势力范围内下棋,破坏对方的围空计划,同时寻求自身的发展,打入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气和计算能力,要考虑到打入后棋子的生存和后续的变化,当对方的模样比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弱点时,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打入。
- 侵消:侵消是指在不直接进入对方势力范围的情况下,对对方的模样进行限制和压缩,侵消的手段有肩冲、尖冲等,通过侵消可以降低对方模样的价值,为自己争取实地和发展空间。
围棋的官子
官子的概念
官子是围棋对局的最后阶段,是指双方在棋盘上的地域大致划分完毕后,对一些边界地带的争夺,官子虽然不像中盘战斗那样激烈,但对于最终的胜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,尤其是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,官子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棋局的胜负。
官子的分类
- 双先官子:双方走都是先手的官子,这是价值最高的官子,因为走双先官子不需要担心对方的后续手段,能够直接获得利益,双方在边上的一路扳粘,如果双方走都是先手,那么这个官子就是双先官子。
- 单先官子:一方走是先手,另一方走是后手的官子,先走的一方可以获得先手利益,而后走的一方则相对吃亏,在计算官子价值时,单先官子的价值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。
- 双后官子:双方走都是后手的官子,这种官子价值相对较低,但在棋局的后期,当没有其他更大价值的官子时,双后官子也需要认真计算和争夺。
官子的计算与技巧
计算官子价值是官子阶段的关键,要能够准确估算出每个官子的目数,在收官时,要优先选择价值大的官子,同时要注意官子的次序,合理安排走子顺序,以获得最大的利益,还可以运用一些官子技巧,如逆收官子等,逆收官子是指当对方走是先手的官子时,自己在合适的时机走成后手,但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,这种官子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。
围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,从基本规则到布局、定式、中盘战斗和官子,每个阶段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技巧,通过本教程的学习,希望读者能够对围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,在围棋的世界中不断探索、学习和进步,无论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,还是追求更高的竞技水平,围棋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挑战,让我们沉浸在围棋的魅力之中,不断提升自己的棋艺,享受围棋带来的智慧与快乐,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围棋的世界,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文化瑰宝。